什么是用戶畫像

什麽是用戶畫像?内容創作者都用它產出對的内容!

英文有句話說,“If you’re selling to everyone, you’re selling to no one”。
也就是說,如果想亂槍打鳥,看到誰都想行銷的話,很大可能不會成功。

内容創作者也一樣,想要做内容行銷的話,必須在一開始就鎖定好利基市場,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受衆。
然後瞭解什麽是用戶畫像,它能幫你做更精準的行銷!

目標受衆 vs 用戶畫像

目標受衆和用戶畫像有什麽分別?

目標受衆用戶畫像

目標受衆 (Target Audience) 是在推廣某種產品或者服務的時候,大概抓出的客戶特徵。
而大多都是被用在下FB廣告那一方面。
從FB頁面後臺數據就可以看出對產品有興趣的用戶,他們的性別,居住的地區,用什麽手機型號。

假設我是賣挂耳咖啡包,那根據後臺數據,我的目標受衆是這樣的:
女性,年齡25-30嵗,居住在臺北,擁有學士文憑,月入4萬左右,對咖啡有濃厚的興趣

什麽是用戶畫像?

用戶畫像英文是User Persona或者Persona,也稱爲用戶角色,顧客畫像,客戶畫像,或者理想客戶 Ideal Customer Avatar。
它是一個虛構的角色,也是這群目標受衆中的代表。

越精準的描述這個角色,尤其是心理或者性格特徵,就能越精準的抓到你的產品,或者内容方向。

例如以上面的例子,用戶畫像可以是:
Julian,年齡25嵗,居住在臺北信義區,擁有會計文憑,月入4萬5,對Arabica咖啡豆情有獨鍾,喜歡周末呆在家。

目標受衆是以一個群,一個整體的方式去考量,就足以設定下廣告的範圍了。
而用戶畫像則是裏面的一個代表,一個更精準的一個角色,對内容創作者來説特別有幫助。

爲什麽我們需要設立一個用戶畫像?

1)找到對的内容

内容創作者一般都是設定好利基市場就可以了不是嗎?

例如,我這個網站主要是關於網絡創業的。
可是我對讀者一無所知,我不知道他們是因爲什麽原因來到我的網站,不知道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或者疑慮是什麽。
漸漸的,我就不知道我需要產出什麽内容了。

就好像,我不知道在和誰交談,又怎麽會有話題聊呢?

想好了用戶畫像,想象對面坐著一個人,你才會知道需要什麽“話題”,產出什麽内容和他“交談”。

2)精準行銷

用戶畫像應該是1個人,而不是1群人。
只有更精準的定義他的行爲,喜好,才能產出更貼近他的内容。

解決一個人的問題,能夠更專注,更精準,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範圍太小。
記得,越想幫助太多人,越幫不了任何人。

3)省下猜度的時間

有了精準的用戶畫像,你就不用再去猜度讀者想看的是什麽。
而且也不會花時間在不是你的目標受衆身上。

4)減少讀者的流失

在試錯的階段,難免會因爲想要找到所謂“對的内容”,而不停地嘗試不同的内容方向。
這反而會讓讀者很混淆,尤其是訂閲你電子郵件的讀者。

“怎麽上星期說的是日本旅游,這星期說的是投資ETF?”
“好像和我沒有關係,那我先取消訂閲好了”

5)提升“專業”程度

也因爲你有了精準的用戶畫像,精準的内容,讀者把你的文章推廣出去也比較容易。

“Simon的部落格都是關於去旅游的時候怎麽最大化信用卡福利的,旅游要好康看他的就對了!”

6)打造精準的文案

能夠針對他的痛點寫文案,讓他覺得“對對!就你瞭解我!”, 產生共鳴,從而成爲你的粉絲。
或者幫助你聯盟行銷的轉化率。

7)方便日後打造自己的產品或者課程

有了更準確的用戶畫像,打造自己的產品或者課程都會更加清晰,確保不會跑題或者漏了什麽須知的範圍。

怎麽設立一個用戶畫像?

爲了和你的用戶畫像有更好的共鳴,你想象出來的角色必須越具體越好。

想象一個人坐在你的前面,從這幾點分析他:

如何設定用戶畫像

基本個人資料 Basic Information

名字:(幫他起一個名字)
年齡:
性別:
職業:
住那裏:
月收入:
家庭狀況(已婚/單身):
有沒有小孩?多少?
母語是什麽?
教育水平:
興趣愛好:
喜歡的座右銘或者句子:

以上的這些問題能夠給你一個大方向。

和女性説話的語氣和男性説話的語氣不一樣,聊的點也不一樣。

例如投資股票的内容或者課程,
和男生可以說,“以買PS5的價格就可以買到一個讓你賺取股息的課程,以後和女朋友出街不用再AA制了!”
和女生可以說,“與其買直接買LV包,不如買他家的股票,再用賺到的股息來買,就等於拿免費的包包啦!”

住的地區不一樣也會有影響。
例如,居住的地區如果是台灣或者香港,那我必須用繁體字創作内容。
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則可以用簡體中文。

月收入,可以是購買課程的能力,又或者是痛點(收入太少,所以想在網絡創業)。

性格特徵 Traits

性格特徵這裏我主要參考Myers-Briggs 16 Personality Types,16 種人格類型:

Introvert vs Extrovert 内向的或者外向的

Sensing vs Intuition 感應的或者直覺的
(感應型通常會傾向於細節,例如數據,再看大局能怎麽走;
而直覺型通常是創造性,不合常規的,想到了大局,計劃了才往細節去做)

Thinking vs Feeling 思考的或者感覺的
(思考型只以數據,對錯,理性,公平的標準來做決定;
感覺型則是以同理心,大局,和平的標準來解決事情)

Perceiving vs Judging 感知的或者判斷的
( 感知型喜歡即興和更容易適應新的方向;
判斷型喜歡做計劃,而且嚴格執行,會遵守最後期限)

知道這些對内容創作者有什麽幫助呢?

例如寫關於存錢投資的,
如果用戶角色設定成感知型的,也就是不喜歡做計劃的,介紹一次性做銀行轉賬的“先存后花”會比較容易執行,
而如果是判斷型的,寫更細節的東西對他來説比較有意思,例如如何用Excel記賬,以算股息的方法計劃未來10年的目標等等。

基本技能 Basic Skills

假設你今天想要開始一個關於部落格創業的網站,你想把角色設成“有一點經驗的部落客,想要學更多東西”,還是“完全新手,需要手把手的從設立網站教起?”。

又或者關於投資理財的,想要是“引導素人從零開始學存錢的重要性”,或者是“直接教他們怎麽選個股,進階版每天看K綫看交易量?”

資訊來源 Sources of Information

簡單來説就是找出他出入的“地方”,和看什麽書籍,雜志,部落格,電影,跟隨什麽大師。

出入的“地方”例如Facebook, Instagram, 抖音,小紅書之類的社交媒體。
一般是爲了知道在什麽平臺下廣告。
對於内容創作者則可以理解為,在什麽平臺開賬戶可以觸及到你的用戶畫像。

而書籍,電影則是篩選出那個獨一無二的他。
例如如果你是寫關於價值投資的,那比起Robert Kiyosaki;
Warren Buffett,Charlie Munger, Benjamin Graham才是你用戶畫像會跟隨的大師。

目標和價值觀 Goals & Values

這裏就和目標受衆定的範圍很不一樣。

我們必須很深入的瞭解他内心的目標,價值觀,困擾和痛點。

例如我寫的内容是關於網絡創業,那用戶畫像的目標可以是

“利用下班的時間,把經營部落格當成是副業,希望有一天能夠擺脫早九晚五,實現數位游民的生活。”
“創造第二收入,有多餘的錢可以投資,家人的生活可以過的越好”
“想成爲斜杠青年,體驗多元的人生”

而價值觀可以是

“想要一手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”
“不介意犧牲自己玩樂的時間,每天花2小時製作内容”
“自己辛苦一點沒關係,媽媽能退休就好”
“希望透過分享,能幫助到別人,解決別人的煩惱或者問題”。

面對著的挑戰和痛點 Challenges & Pain Points

挑戰就是用戶畫像面對著的問題。

例如,部落格創業的挑戰可以是

“找不到内容,找不到靈感寫文章 ”
“如何提升部落格流量?”
如何提升Google排名?
文章被抄襲了怎麽辦?
“如何縮短寫文章的時間?”
“不會寫作也能靠部落格賺錢嗎?”

痛點則是如果上面的問題不解決會怎麽樣?他會有怎么樣的感受?他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麽?

而部落格創業的痛點可以是

“自己試錯,反而花了更多的時間纍積經驗”
“因爲沒有做SEO, 所以網站流量沒有進來”
“聽説部落格賺錢,就一頭熱地冲進來了,需要學什麽也不知道”
“想寫什麽就寫什么,部落格完全沒有正確的構架 ”

多想想 User Persona 正在面臨的挑戰,這些可以是内容的靈感,進一步幫他解決問題。

而痛點則可以是令他採取行動的動機,例如説了上面的痛點以後,再加個課程的聯盟鏈接。

好了,以上就是一些你可以參考設定用戶畫像時的元素。
用我的網站來舉一個完整例子好了:

用戶畫像

能幫忙在下面留言我的用戶畫像和現在讀著文章的你,有什麽出入的地方嗎?

用戶畫像會隨著時間改變

尤其是剛開始,部落格還沒有數據的時候。
根本就是憑空塑造一個角色。

沒有數據也能設定用戶畫像嗎?

這好比如一個先有鷄蛋或者先有雞的問題。

雖然沒有數據去支撐,可是先設定了角色會爲你的部落格定一個準確的方向。
等有足夠的數據再去更改就好了。

這個角色是虛構的,無法百分百確認你的讀者裏面真的有這個人。
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個精準的方向,就算偏離也不會太遠。

用戶畫像也會因爲你部落格的成長而改變。

如果你身邊有相關的人也可以詢問一下他們的意見,然後把他們的狀態寫出來。

可以同時擁有多個用戶畫像嗎?

如果是賣產品的話,可以隨著營銷的目的而更改。

例如賣巧克力的,可以賣給犒賞自己的人,賣給拍拖紀念日哄女友的人,賣給閨蜜生日想要送驚喜的人。
一般的做法都是引領這些人去不同的頁面,讓他們去看對應他們的文案。

可是如果是内容創作者,可能無法把頁面分的那麽清楚,反而會讓讀者混淆。
經營部落格的話,當下設立一個用戶畫像就好,適當的時候再去更改。

設立角色的這些元素能更換嗎?

能,完全由你控制,你可以適當的放進或者取出你覺得不必要的元素。

例如,某些人在設立用戶畫像的時候喜歡想象角色平時喜歡什麽品牌;

Uniqlo代表她注重舒適度多過當下最流行的設計,
喜歡小衆品牌的餐飲可能代表她喜歡支持當地的小企業。

想要找到更多元素的話可以看這篇20個用戶畫像的模板和範例

總結

對著目標受衆寫文章就好像站在臺上演講,無論是多麽觸動人心的講稿也可能打動不了每個人。
而對著用戶畫像則是一對一的交流,針對性的對話。

雖然用戶畫像一般用在銷售產品或者服務,可是内容創作者其實也很需要它來跟自己有一個對話的角色。
沒有人能肯定你設定的角色是否“準確”,或者真的有這個人,更重要的是把握一個創作内容的方向。

而這個方向可以幫助你換位思考,抓到那個角色的痛點,他的挑戰,真正地觸及到那個人,才能產出更貼近他的内容,提供他所需的價值。

由於每個人設立用戶畫像都可以隨意更換元素,這裏就不付上模板了。
有需要的可以去Canva中文,找簡歷的模板來更改就好了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